• 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
  • 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 《论技工教育的发展与行业经济》

    《论技工教育的发展与行业经济》

    作 者:兰 敏

    Ø 获2005年“重庆市技工教育第五届教学、教研、教改论文评比” 一等奖。

    Ø 获2005年本校“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三等奖。

    论技工教育的发展与行业经济

    [内容摘要]:技能人才资源呈现严重短缺,已构成制约重庆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实现本地区技工教育行业经济,是我市技工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技工教育 发展 行业经济

      据重庆市经委提供的数据,我市为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于2003年启动新型工业化战略,2004年工业总产值达3210亿元,工业GDP提前3年实现翻一番的目标。重庆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值得关注与分析的是,在汽摩制造,机电制造,数控加工技术,计算机应用,化工生产,通讯设施设备,电子生产等科技含量高的重要工业领域内,起支撑作用的是包含其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科技含量。现代工业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多年来,通过市场机制的运行表明,企业竞争中谁能组织一批兼备专业操作技能的人才队伍,优先占领科技先机,谁就能在经济发展中以平均每年递增30%的固定资产扩大生产规模获得高额产品效益,使企业在立于不败之地。

      现代企业,突显人才资源的竞争。2004年重庆市劳动力就业市场强力显示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趋旺的市场信息。以新型工业重要标志数控加工技术为例,全市高技能数控人才缺口达3万。面对高薪急聘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重庆市71所技工学校每年仅约3500名合格数控专业毕业生走向大中型企业,加之其中相当一部分优秀学生被其他省市用高薪挖走,技能人才资源呈现严重短缺,已构成制约重庆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上世纪30年代末到至今,我市技工教育历经了七十多年不平凡的历程,目前共存71所各类型技工学校。作为技能人才的职业培养基地,如何解决新型工业经济迫切对高素质操作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忧患,同时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实现本地区技工教育行业经济,是我市技工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一、抓住市场机遇,大力提升技工教育行业水平

    1.机遇与挑战并存

      社会需求是技工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首先,我市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技工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市工业经济自2000年启动即快速步入新一轮增长态势。其次“重庆造、谁来造”制造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对职教的需求。第三我市城镇化建设的加速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加速发展职教的又一个重要契机。各企业对中高级技术工用工人数逐年增加,技能型人才市场迅速从买方转化为卖方市场,中高级技工年均就业报酬以大于30%的幅度强力升高,当前及以后几年内是技工学校大力发展的良好时机。

      根据教育局统计数据,全市近年来应届的初、高中毕业生人数约40万,他们中因自身学习基础的原因和目标不同,或因农村家庭经济条件限制,每年有3万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学习或进入高校深造。社会迫切需要将这部分具备文化基础的生源,通过专业技术职业培训,有目的、有秩序地输送到我市工业生产和其他非农业产业中服务。从用人单位招聘倾向看,大中型企业主要青睐两种类型人才:一是大学本科以上的科技型人才;二是掌握操作技能的技工学校毕业生为主体的实用型人才。据重庆社会劳动保障局、市职业鉴定中心统计,2003年全市技校招收新生24438名,增长率25.6%,定向培养毕业生14290人,就业率97%。企业用人单位纷纷采取提前面试,提前预录的招聘方式抢手技校优质毕业生。这说明技工学校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

      技工学校毕业生“凭本事找钱,凭技术吃饭” 造就良好就业优势;就读技校低额的教育消费和高额的经济回报(中高级技工月均工资收入800~1500元),对口吸引了广大农村家长和学生看好走技工学校这条成材道路。本市技校4年来招生异常火爆,招收新生年均增长率10%以上,甚至出现高职、大专学生到技校“回炉”学技术、学操作的情况。

      当前我市技工学校每年近3万名招生规模(在校生4~5万名)带来3亿元左右的办学资金持续推动技工学校平均28%的速度发展,这说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技工学校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机遇总是稍纵即逝,已连续4年和今后几年内是技校做大、做强、做实不可多得的机会,有准备的学校才能牢牢把握。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源向优势学校聚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企业的要求只能越来越高。规模小、无特长、设备落后、停滞不前的学校将遭到淘汰。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2.整合技工教育现有资源,优化和扩大行业发展水平

    (1)技工职教行业内部结构多样性,优化调整势在必行

      近年来,全市有60万人(次)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或鉴定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但高技能人才仍然短缺,企业高级技工以上的技能人才仅有8.9万人,还不到企业职工总人数320万的3%,低于全国3.5%的平均水平。总体发展水平明显滞后工业水平,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纵向分析,我市技工学校,行业内部结构体制多样性有: a.国家所有、政府办学体制;b.企业所有、工厂办学体制;c.私人所有、民营办学体制;d.公司所有、股份制办学体制。

      横向分析,办学质量等级多层次性有: a.国家级重点大型技校4所;b.市级重点较大型技校12所;c.合格技校55 所。

      严格地讲,行业内部的多样性,多层次性,我市技工教育行业经济并未真正意义完善成型。行业的改革发展受制于市场、政府双方面力量的作用。各校的市场竞争反映在固定资产、办学规模、办学质量、招生市场竞争力、毕业生就业安置率等方面上;政府整合办学资源的宏观规划到2007年我市技工学校将调控到50所,并将扩大名校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同时再发展3~5所高级技校,使高级技校有数量和质量的宽厚基础。在此基础上,培育1~2所在校生在8000左右人数的大型示范学校。并在高级技校中试办5~8所技师学院,使全市的技工学校形成初、中、高级、技师、高级技师完整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行业优化调整势在必行。

    (2)提高行业整体发展水平,重点学校必须率先扩大办学规模

      如何实现2007年发展规划,提高整体发展水平,这要求16所重点技工学校年均招收新生增长应达1000人左右,但招生规模的扩大,意味着在校生总人数的绝对增加、教育资金的大量投入。实际上仅有3~5所重点校坚持实施了扩大办学规模的计划。其余学校因各种原因并未执行。面对整体发展状况重点技校必须率先制定决策

    二.探索技工教育行业经济,依托工业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1.技工教育行业经济化程度分析

    (1)技工教育行业特点

      首先,技工学校的教育是对学生素质教育为前提的职业教育。

      其次,技工教育有别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是学习生产工艺知识的教育。

      再次,技工教育最大的特点是专业操作技能培训的教育。教学执行理论与实习操作相结合的滚动式教学模式,学生毕业时成为一名社会所需的有真才实学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这种操作技能正是学生今后谋生的手段。

    (2)技工教育行业经济化问题就是职教服务商品化问题

      “职教行业经济”这个提法能不能成立,取决于职教行业商品化程度。

      从需求理论分析,技工教育为社会提供的是特殊的专业技能培训服务。这项服务通过商品化的招生市场转化为学生和家长对这项服务的就业需求。技工教育实行的是商品化有偿服务,是有偿教育,交换是行业经济的市场行为。

      简单的估算,技工学校就读学生,新生人数3万/年,二、三年级在校生人数5万/年,按各校平均收取每生学费标准3500元/年计算,底线为2.9亿元人民币的总量。每年政府教育行政拨款近1亿元人民币,即使按50%的教育成本投入,行业利润不低于1.9亿元人民币。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社会经济30多个完成年利润50 0万元规模的企业产能。

    3.技工教育行业经济持续发展要靠增加关键要素的投入来拉动

    (1)促进专业创新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如果品牌技工学校具备一两项热门特色专业是他们快速发展的共同秘密,那么传统的技工教育究竟存在那些问题?首先,由于传统工业比重急剧下降,知识密集型的新型工业成为未来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它要求职业教育培养的专业技能对口性更强,同时还要兼顾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培养“智能型”的实用人才。第二,知识经济是以创新为特征的经济,它要求新型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符合要求。第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知识老化周期加速,产品换代周期缩短。专业创新不是任何人意想天开的事,是关系学校保持长期兴旺的命脉。新专业的选择,预期寿命的长短,师资、设备等的投入都是不可却少的因素。如果新创专业选择不当则损失收益,但如果长期不开发新专业“吃老本”则无异于选择被市场慢性淘汰。

    (2)提高办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培养是行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技工学校今天的办学质量就是明天的生存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关键在学校内部的管理体系。学校保障质量的管理体系是广义的,它不仅仅是教学过程的严格督导和各种考试,它应该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全程监控和保障,并能根据信息反馈进行质量过程的自适应调整。因此,质量的提高涉及到各项具体管理工作过程中。其中提高教学质量进行理论课教学流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进行实习基地设施、设备的更新和改造是贯穿于技校长期发展过程中最艰苦、最重要的工作。我们还应该明白,这方面的质量管理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与管理者以及整体教师的意识、精神和水平紧密联系的。

      如果扩大行业规模是技工教育的硬件保证,那么提高办学质量就是技工学校持续发展的软件条件,而技校师资无异是软件系统的操作程序。现代技工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必备多种技能:教学能力、实践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多媒体应用能力等。技校师资队伍的培养目标是建立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良、数量适当、学历达标、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职教师资队伍。职教师资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突出在教师结构不合理和不稳定两方面。在结构上:一是职称结构。二是年龄结构。三是知识结构。而知识结构更显严重。技校师资来源,少数为任文化基础课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大多为任专业理论课和实习课的来源于工科院校的毕业生。理论型教师数量相对过剩,技能型师资严重不足,高级技师、技师为数不多,复合型、双师型教师才是技校师资的重要特征。在稳定性方面,通常教师数量不足造成教学任务过重,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再造时间难以保证。因分配机制的约束使技工学校教师的收入与贡献不相匹配。有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时有“跳糟”发生,造成师资流失。教师是保证技工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师资的不稳定成为技工教育发展的最大隐患。技工学校专业创新和对师资队伍的培养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要素投入。这个问题不可回避。

      我们相信重庆技工教育正努力迈进行业经济的步伐,依托工业经济, 依托师资力量,通过不断的专业创新一定能够真正走出职教行业经济的路子。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 黄荫涛

    2.《管理经济学》 李英觉

    笃学明礼      精益求精

    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 —

    学校创建于1952年,为建国后重庆第一所政府办技工学校。2009年经重庆市政府批准建立“重庆机械技师学院”,是全市首批技师学院之一。

    联系方式

    — —

    行政电话:023-62557157 023-62557013
    招生电话:023-62557016 023-62557052
    学校地址: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新区滨江大道

    版权所有 重庆机械技师学院 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Copyright © 2018 cqj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4001192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1302000219号